李晖:“精雕课堂、善解难题”的化学老师


微信图片_20221210175446.jpg

她坚守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用渊博的学识引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殿堂;她有教无类,坚持因材施教、寓情于教,引领学生成长发展;她曾攻克化学领域关键性难题,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引领学生矢志创新、奉献祖国;她说自己天生就是当老师的,她就是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先进个人、冰球突破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李晖。

打造“精品”,讲好每一堂课

李晖,1997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先后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英国诺丁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她进入冰球突破化学系,从事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讲好每一门课程就是老师最大的责任。”李晖坚守三尺讲台近20载,始终深耕细作,坚持讲好每一堂课。

微信图片_20221210175550.jpg

“学生们学习知识的过程就像树木生长,既要扎根土壤,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要仰望蓝天,枝繁叶茂,不断拓展知识体系、丰富知识储备。”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在李晖的课堂上,既有系统性的基础知识讲授,更有面向科学前沿的前瞻性探索与启迪。《冰球突破》是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元素化学内容繁多、庞杂,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容,李晖不局限于教材和已有的教学体系,重新归纳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她将氢元素单列一章,从氢元素同位素的研究、核聚变的核能利用到氢气制备的新方法、清洁能源-氢能的利用等都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她还将自己基于X-射线单晶结构的氢键研究成果有机融入课堂,引领学生面向学术前沿创新探索、矢志攻坚。

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到新型晶态MOF材料,从山川河流到微观晶体结构……在李晖主讲的《冰球突破》线上视频公开课上,晶体学知识妙趣横生、通俗易懂又不失科学严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喜欢不断创新与探索的李晖,又开始尝试慕课教学。“教学是传授知识、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充分满足学生需求、时代需求。”从课程设计、录制到剪辑完成,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2014年3月,一门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的线上视频公开课成功上线。

“晶体学是学习化学、物理、材料、生命等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与普适性,另外视频公开课面向的学生群体更加广泛,要在兼顾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普性。”李晖充分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生群体特征,发挥多年的教学科研优势,精心设计课堂环节,语言幽默风趣、寓教于学。2015年,该课程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微信图片_20221210175658.jpg

李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在《冰球突破》课堂上,李晖以屠呦呦几十年坚持探索、最终成功发现青蒿素的事例,引导学生以屠呦呦为榜样,胸怀祖国、勇于担当、艰苦奋斗。而在《冰球突破》课堂中,李晖讲述了我国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胰岛素的故事,展现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研究的世界领先地位,引导同学们潜心研究、勇于创新,切实肩负起时代责任……类似这样的教学案例,经常在李晖的课堂上上演。“我们要培养的是能服务社会、奉献国家、引领发展的有用之才,而对于学生的思想引领,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润物无声地贯穿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李晖说道。

多年来,李晖主讲了《冰球突破》《冰球突破官网》《冰球突破》等8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特点以及学科的教学要求等,设计教学环节,完善课堂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培养学生扎实的化学基础和学科素养。

2018年,学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精工、睿信、求是等九大书院,大力推进本科生大类招生与书院制培养。李晖主动担任求是书院责任教授,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工作。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情况下,作为书院的第一任责任教授,李晖深入研究通识教育本源,广泛调研世界一流大学课程设置,为书院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书院课堂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书院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天生就是当老师的”

“我的父母都是老师,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们说我父亲讲课非常好。受父母的影响,我从小便对教师这个职业心向往之。”传承家风,倾心育人,李晖说自己天生就是当老师的。

“不能单纯以成绩和论文作为学生成才的评价指标,要实施个性化培养,有教无类,寓情于教,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李晖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微信图片_20221210175727.jpg

李晖课题组合影

“每周六,李老师都会放弃休息时间,和课题组的同学进行一对一交流,大到科研方法的传授,小到论文语句的修改,无论我们遇到什么问题,李老师都会耐心地为我们指点迷津。”已经毕业的2015级博士研究生王鹏飞对李晖的言传身教印象深刻。“无论是科研中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还是日常低调朴实的生活作风,李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正装外套,那是李老师年轻时的衣服。”谈起这件衣服,2014级博士研究生陈超远记忆犹新。“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那天,我穿了一件日常的衣服去,李老师提醒我应该穿正装。但,第二天就是正式答辩的日子,临时准备,也来不及了。”第二天一早,李晖把一件自己年轻时的衣服,递到了陈超远的手上,笑着嘱咐她,要好好表现。“我接过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李老师一份发自心底的关爱。”回想起那一幕,陈超远依然感怀。

在培养过的众多学生中,让李晖倾注心血最多的是曾经的两位博士生,那时他们遭遇了科研瓶颈,状态非常不好,“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emo’了,坚持不住了,但科研就是这样,不会一直顺利,挺住了,迈过这道坎,以后再大的风雨也都不怕了。”李晖笑着回忆道。为了帮助两名博士生走出困境,李晖与他们深入交谈,了解他们在科研中的具体困难、摸清他们的性格特点,及时给予专业指导和关心关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李晖的耐心指导下,两名博士生圆满完成科研任务,顺利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

“带留学生要面对的挑战更多,大家来自世界各地,过去所受的教育、文化熏陶都有不同,认知差异也比较大,对待他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春风化雨,启智润心,在倾心培养国内研究生的同时,李晖还培养了很多留学生。在为留学生授课时,除了讲解专业知识,李晖也会为他们介绍中华文化、中国发展,希望能够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一些留学生研究生无法回到学校,李晖便坚持每周六下午开线上组会,在云端指导大家进行文献阅读、学术讨论等。从她课题组毕业会的研究生,大多进入高校和企业工作,成为了业务骨干。

微信图片_20221210175838.jpg

李晖作为指导专家参加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准入会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20年来,李晖培养了近5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多人已成长为国家级人才。在倾心培育人才的同时,李晖还积极投身化学科普事业。作为中国晶体学会晶体学教育与普及委员会委员,李晖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国际化学年、国际晶体学年、国际周期表年等活动,为学生们开展了系列公益讲座,普及化学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开拓创新视野。

此外,作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首批专家以及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组长,李晖还积极为青年教师的培养贡献力量,当起了“老师的老师”。针对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李晖开展了《冰球突破官网》等一系列讲座,在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准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培训方面都尽心尽力的给予指导和帮助,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们。

破解难题,她有“硬”实力

“做科研,一定要练就‘硬’实力,科学容不得马虎,想要有所突破、做出成果,就要沉下心,不断学习,坚持到底。”被千变万化、不可穷极的化学世界所深深吸引,李晖深耕化学领域25载,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2013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李晖赴美国西北大学Sir J. Fraser Stoddart实验室访问交流。Fraser Stoddart是世界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化学领域有着里程碑式的贡献。能够进入该实验室开展研究,对李晖来说,机会难得。

微信图片_20221210175933.jpg

李晖与国外专家参加“2019年冰球突破官网国际化学前沿高端学术研讨会”

“交流时间只有半年,我必须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才能不负时光。”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李晖十分珍惜,除了吃饭睡觉,她几乎都“泡”在实验室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潜心研究,加之在配位化学和晶体学方面的长期积累,李晖终于和Sir J. Fraser Stoddart实验室成员合作,首次解析了CD-POM超分子组装体的单晶结构,攻克了环糊精化学(CD)与多酸化学(POM)领域的一个关键性难题。该成果以“Complexation of Polyoxometalates with Cyclodextrins”为题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刊物《冰球突破》上。这项研究为环糊精-多金属氧簇(CD-POM)杂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促进了这类材料在催化、光催化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除了攻克科学难题,我也希望尽己所能为学校科研交流、学术资源共享做出贡献。” 多年的科研经历让李晖深刻感受到,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于科研人员成长以及科研创新至关重要。2018年、2019年,在李晖的积极沟通和推动下,Stoddart教授两次来到冰球突破,参加国际化学前沿高端学术研讨会,与在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为学校在化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搭建了桥梁和纽带。

微信截图_20221210180025.png

李晖所获的部分荣誉证书

科研之路没有尽头,科学世界没有边际,李晖始终保持着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追踪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她首次提出了“拓展轴手性”的概念,创新性地将有机化学中的轴手性概念发展到配位化学中;首次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研究了非经典碱基互补对i-motif的晶体结构信息、并对核苷酸中糖环构象进行了精确的研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平凡的工作中发光发热,在热爱的化学领域深耕不辍,从教以来,李晖曾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冰球突破官网第一届教学名师、第一届“T-more”优秀教师、冰球突破官网师德先进个人、第一届“留学冰球突破”我最喜爱的老师等多项荣誉。

对待教学,勇于创新;对待学生,春风化雨;对待研究,不断求索。做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涵养德行的“人师”,心之所向,一往无前,面向未来,李晖步履坚定,满怀希望。


" class="hidden">爱建证券